
我们之间宁波股票配资网,就差一个置顶星标
动物命值几何?
一场关乎道德与立场的探讨
耶鲁大学明星教授谢利·卡根
继《死亡哲学》后
聚焦动物伦理,再掀思辨风暴
《动物有多重要?》
[美]谢利·卡根 著
王球、惠丽云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25年9月
内容简介
耶鲁大学备受瞩目的明星教授谢利·卡根,继其引发全球热议的畅销课程《死亡哲学》之后,再度推出重量级动物伦理学力作。本书聚焦于当代极具争议的动物伦理核心命题:动物的生命价值究竟几何?人类应如何对待它们?
展开剩余92%卡根教授以其标志性的清晰逻辑和犀利思辨,系统梳理了关于动物地位的几种哲学立场:主张人与动物完全平等的“一元论”、赋予人类绝对主宰权的“人类中心主义”,以及他本人所持的、更贴近常识的“等级论”——承认动物生命有其内在价值,但在道德考量上次于人类。这一立场随即引出了本书的核心追问:如何衡量不同动物的价值? 苍蝇与猩猩等价吗?宠物的价值高于令人畏惧的动物吗?即使承认人类的优先地位,虐待与滥杀动物是否就无需背负道德愧疚?
书中充满了大量的案例以及作者精心设计的层层递进的小问题,令读者在阅读时会不断联想到在现实中曾经或可能碰到的道德困境,产生强烈的共鸣。
作者简介
谢利·卡根,1956年生,美国哲学家,耶鲁大学明星教授,主要研究道德哲学和规范伦理学。其所授课程《死亡哲学》是互联网上最受欢迎的国际名校公开课之一。在视频中,他以身着牛仔裤、帆布鞋,留着乱糟糟大胡子,盘着双腿坐在讲台上不守常规授课的形象而风靡全球。他的代表作有《道德的极限》等。
译者简介
王球,浙江淳安人,浙江大学哲学博士,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认知科学哲学、心灵哲学、动物认知等。曾任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员副教授、伦敦大学国王学院访问学者、麻省理工学院访问学者,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著有《人心与人性——从唯物之心到演化之性》。
惠丽云,山东日照人,现为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哲学系博士生,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知识论及其与伦理学交叉领域。曾在《综合》(Synthese)、《复旦学报》《世界哲学》等刊物发表论文。自幼与动物相伴长大,童年时家中有两只中华田园犬(冉冉和小蜗)陪伴度过最初的岁月,如今有两只虎皮鹦鹉(Lumi与Spotty)的啁啾点亮生活。
目 录
上下更多
致谢
导论
第1章 身份
1. 身份与地位
2. 感知能力
3. 能动性
4. 能动性无需感知能力
5. 福利与身份
第2章 一体论
1. 一体论
2. 更大的伤害
3. 对生命进行比较
4. 等级论
第3章 来自分配的论证
1. 分配原则
2. 来自分配的论证
3. 回应
第4章 等级论与结果的价值
1. 分配中的等级论
2. 优先主义的问题
3. 福祉
4. 否定这个观点
5. 根据地位调整过的福祉价值
第5章 地位
1. 地位的基础
2. 个体主义
3. 哪些能力
4. 潜能
5. 模态地位
第6章 对等级论的担忧
1. 精英主义
2. 高级存在者
3. 边缘事例
4. 正常差异
第7章 义务论
1. 后果论与义务论
2. 绝对主义的义务论
3. 温和的义务论
4. 一些计算方法
第8章 有限义务论
1. 将动物排除在义务论之外
2. 自主性
3. 对上述论证的反驳
4. 二分的属性
第9章 等级义务论
1. 较弱的权利
2. 权利的阈值
3. 达到阈值
4. 其他原则
第10章 防卫
1. 自卫的权利
2. 为动物实施防卫
3. 抵御来自动物的攻击
4. 帮助动物免受动物的攻击
5. 更多关于比例条件的评论
第11章 有限等级论
1. 合适的阶跃函数
2. 实践的现实主义
3. 显露出的观点
4. 假象
5. 动物重要吗
参考书目
译后记
导论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道德哲学当中最引人注目的发展之一,就是动物伦理学的讨论有了爆炸式的发展;动物伦理学是道德哲学的一部分,它探讨我们对(非人类)动物的道德责任。如果说五十年前,哲学几乎从不讨论应该如何对待动物,这当然有点夸大其辞,但并非完全不属实。因为这个话题几乎彻底被人忽视。道德哲学家在少数罕见的情况下会谈论动物,但那些讨论也大都承认——尽管只是顺带提及——残酷对待动物是错误的,无缘无故施加痛苦在道德上是成问题的。然后,在大多数情况下,讨论止步于此。
五十年后,钟摆倒向了另一边。如今动物伦理学在道德哲学里成了一个稳固的分支学科。相关文章和书籍不断新增,期刊和会议也源源不断。更重要的是,在我看来,动物伦理学中出现了一种独特的哲学立场。
我不敢说这是主流观点。我怀疑在关于动物伦理学的哲学文献中是否有足够的共识,以至于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东西可以被称得上是主流观点。但在我看来,许多理论家都被我心目中的某种观点所吸引。
这个观点的基本想法是这样的。从道德上看,受到相似的伤害或得到相似的利益,对于人和动物来说同等重要。正如人们有时会说“痛苦就是痛苦”。从这个意义上讲,动物和人可以说拥有相同的道德地位。诚然,人与其他动物之间有很多重要的差异,包括在任何特定的情形下,哪些是有益之物(goods),哪些是有害之物(bads),都存在着差异。反过来,这些差异使得区别对待人和动物在道德上变得恰当了。但这不是因为从道德的角度来看动物不如人重要。恰恰相反,不管涉及的是谁的利益,相似的有益之物(或相似的有害之物)都受到了同等的对待。这就是说,区分我们是在讨论人的利益还是动物的利益,本质上并不重要。无论我们面对的是人还是动物,在道德考量中,相似的利益都应受到同等的重视。严格说来,每个个体都拥有同样的道德地位。
出于明显的理由,我们很自然地把这种立场称为平等主义(egalitarianism)。它平等地重视动物和人的利益。任何一方都没有高于或低于另一方,平等主义赋予二者相同的道德地位。
然而出于同样明显的其他理由,把这种立场称为平等主义可能会有误导性,因为这个标签已被用来命名一种观点,该观点认为平等本身就有道德意义(例如福利的平等分配是有价值的)。考虑到后面我会讨论这类平等主义原则,将“平等主义”一词也用于前一种观点会引起不必要的混淆,所以我们需要为我试图描述的这种立场取一个新的名字。
有鉴于此,我建议将这种观点称为一体论(unitarianism),它主张只有一种道德地位——一种人和动物共有的道德地位。我认为这个名称远非完美,但我想不出更好的了。不过“一体论”这个叫法至少有个好处,它尚不是道德哲学中哪个主流立场的名称。
不出所料,一体论者在很多地方也有分歧。说我们(也就是人和动物)拥有同样的道德地位是一回事;阐明这种地位所涉及的具体内容,以及在道德上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彼此,则是另一回事。因此可以有很多种类的一体论,例如一体论的功利主义者要求我们在快乐和痛苦之间取得最大的平衡。作为一体论者,这些功利主义者只是提醒我们,要将动物的快乐和痛苦跟人的快乐和痛苦一视同仁。也存在着一体论的义务论者,他们要求我们避免伤害无辜者(即使伤害他们会得到总体上更好的结果)。作为一体论者,这类义务论者提醒我们避免伤害无辜的动物,正如我们要避免伤害无辜的人一样。总之,即使我们接受一体论,规范伦理学中几乎所有的争论依然还在,依然有待解决。一体论本身并没有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人或动物;它只是告诉我们,同样的基本权利可以从人延伸到动物身上。
我们将会看到,支持一体论的理由很多。不过它有一个优势,从一开始就很明显。如果我们接受一体论,那么就很容易看到如何将道德理论扩展延伸,使其应用范围不仅涵盖人,也把动物包括在内。
当然,事实上几乎所有我们以往的道德理论,都仅限于思考人。并且就像我刚才所讲的,规范伦理学当中的争论远未得到解决。不过似乎可以说,很大程度上我们通过这些争论希望得到的,是一种能够准确地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有着怎样的义务的规范性理论。可是即使你有了这样一种让你感到满意的规范性理论,严格说来,你仍然需要考虑如何将其扩展或者类推,使之也可以回答与动物相关的问题。一体论为这个问题提供了简单直接的答案:我们与动物之间的互动,跟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由同一套原则所支配的(正如你所偏好的规范性理论所阐述的那样)。若一个规范性理论足以应对人,也就无需再做其他工作了。
在我看来,不同于动物伦理的一体论进路,常识所接受的是一种等级论(hierarchical)的进路,它认为动物也重要,但是没有人重要。
这种观点认为,人的道德地位比动物高。它对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动物也会加以限制,不过这些限制与对待人的限制不一样。人拥有动物所缺乏的权利,或者人有更强的权利,或者也许可以说,人的利益比动物的利益更重要(抑或人的利益与动物利益的衡量方式不同)。
我承认,我们也许不应该急着对这一领域的常识作出自信的断言。有些人显然会认为,动物根本没有任何形式的道德身份;动物只不过是另一种在我们认为合适的时候可以利用的资源。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认为类似这样的看法——动物完全没有道德身份——仍然可被视为一种等级论,因为这种观点认为,人显然比动物拥有更高的地位。但同样,在某种意义上,这种观点也可以被算作是一体论,因为它的确认为只有一种单一的道德地位(仅适用于人的道德地位)。但就我想要使用的这个术语的含义来说,无论如何,这两个标签都不适用于那些干脆否认动物有道德身份的人。在我意指的这个术语的意义上,一体论和等级论都同意,动物在伦理上是重要的,动物是有道德身份的。一体论与等级论的分歧在于,动物的道德地位与人的道德地位是一样的呢,还是说动物的道德地位会更低?所以如果有足够多的人认为,动物在道德上根本无足轻重,声称我们的常识接受等级论便是错的。
我猜大多数人都会反对这种号称只有人类才是重要的极端说法。
我认为常见的观点应该是,动物的确在道德上是重要的,但动物的重要性与人的重要性在方式上并不完全相同。动物的重要性要低一些。
当然,这里也可能会有很大的分歧。规范伦理学中有许多我们熟悉的争论,探讨我们对于人的义务有哪些。除此之外,怎样将规范伦理学拓展到动物身上,这个问题现在变得迫在眉睫而且困难重重。毕竟,说动物重要但是没有人重要是一回事,而准确地说清楚动物有多重要,又如何没有人那么重要,这是另一回事。如果衡量动物的利益与衡量人类的利益方式不同,那么这应该怎样真正去衡量呢?尽管在我看来,常识的确接受了一种等级论进路(或者说,事实上至少很多人接受了类似于等级论的想法),但我觉得,何谓动物的道德地位比人低,我们远远没有形成清晰的理解。
在这本书中,我将为动物伦理学的等级论进路展开辩护。考虑到刚刚所说的这些因素,我充其量只能部分地说是继承了常识的衣钵。我知道很多读者会发现我的核心论点——动物伦理学的正确进路乃是等级论——是显而易见的,甚至几乎不值得为之辩护。不过与此同时,如果人们对于何谓动物拥有较低的道德地位尚未达成共识,可以想象随之而来的各种具体问题仍将饱含争议。
然而,我最好一开始就承认,事实上我并没有发展出一套细节丰富的等级理论。我最多只能为这种理论提供一幅草图。坦白讲,在很多地方——其实是在大多数地方,我要做的只是试图指出,对于应该如何对待动物这个问题,一个充分的道德理论是多么遥不可及。不同于一体论者,他们认为很容易把道德理论拓展到动物身上,我对于我们应该如何充分做到这一点仍然感到茫然。我只能去说明,我们如何把动物的重要性,衡量为更加重要或者不那么重要。在继续展开讨论之前,我还想强调一点。尽管我将为动物伦理学的等级论提供辩护,但我在这样做的时候疑虑重重。因为我担心有人会认为,我的目标是要捍卫这样一种进路,以便让人们当前对待动物的绝大多数做法变得合理。毕竟,似乎可以合理地认为,人们普遍接受的观点是,我们对待动物的方式大体上(即使不是在所有细节上)在道德上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我已经指出,这种普遍观点是一种等级论的观念。因此在为等级论辩护的同时,我难道不是在为我们目前对待动物的方式(即使不是在所有具体细节上)辩护吗?
事实绝非如此。我们对待动物的方式,在道德上可怕到让人不寒而栗,简直难以想象。我在这里所说的一切,绝对不是要为人类以各种骇人听闻、完全不可接受的方式来虐待、凌辱、折磨动物提供任何借口。
在这方面,一体论者要更轻松。根本不会有人认为,在道德上我们对待动物的方式,已如我们对待人类那样。因此一体论者完全可以谴责当前人们对待动物的方式,指责这些做法在道德上丑陋至极。
不过,这样说并不等于一体论就是对的。恰恰相反,在我看来,动物的重要性比人要低,虽说动物仍然足够重要,以至于没有任何理由以近乎当前这种方式来对待动物。也许一旦接受了等级论的观点,谴责我们当前虐待动物的行为就不那么直接了,但这样的谴责仍然很重要。
不过,话虽如此,我还是要提醒读者,接下来我不会去论证,我们对待动物是多么的不合理。因为这样一种严谨的论证,首先需要拿出一个翔实且恰当的等级论的规范性理论;但我已经指出,我们距离那样的理论还很遥远。本书旨在为努力提供这样一种等级论作出贡献。但事实上,本书提出的问题比它回答的问题要多得多。
上海人民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上海远东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格致出版社
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光启书局有限公司
上海《理财周刊》社有限公司
以专业学术打造品牌
以社会责任引领阅读宁波股票配资网
发布于:上海市富灯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